七巨頭布局電商:冰火兩重天
來源:電子商務 2012-06-07
一年,對旨在打造百年老店的企業來講十分短暫,但企業想進行階段性盤整又綽綽有余,作為近兩年最火的互聯網細分領域,電子商務是很多企業的幸運符,也是很多企業的恥辱柱,互聯網七巨頭也不例外。
阿里巴巴:分拆力保優勢
在電子商務領域,阿里巴巴別于其他巨頭的優勢十分明顯,無論是B2B、C2C還是越來越重要的B2C、在線支付和團購,阿里系企業均能在這些細分領域占據龍頭位置甚至具有超過50%市場份額的壟斷實力。
事實上,除了C2C和在線支付領域能跟淘寶網、支付寶“玩一玩”的騰訊拍拍、財付通外,其他五巨頭都未能在任何細分電商領域對阿里巴巴形成最直接沖擊。相反,阿里巴巴去年把淘寶網一分三后,絕大部分精力放在B2C天貓網、團購聚劃算等成長性電子商務業務上,在這兩方面,阿里巴巴要應付的是京東商城、蘇寧易購以及拉手網、窩窩團等“非巨頭”級企業。
一年來,數度口水戰、價格戰的京東商城是阿里最好的對手,也是最好的壓力。易觀國際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的國內B2C市場份額中,天貓占比37.38%,京東商城緊隨其后,占比17.23%,和天貓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
分拆明細并在資本層面完成B2B退市、集團回購雅虎股權的阿里巴巴已經擺明風格:加速快跑。而阿里巴巴掌舵者馬云2010年底的放話依稀在競爭者耳邊:B2C創業者別埋怨,淘寶不會停下來等你。
騰訊:投資+整合猛攻
直到集團架構調整,歷時至少兩年的騰訊電商新布局終于“水落石出”,從未有過分拆舉動的騰訊將第一次獻給電商業務,除了整合先前所有資源,總裁劉熾平掛帥董事長,注資10億美元,足見重視。
回顧騰訊這些年追過的電商,仿阿里模式曾飽受詬病,最早出戰的C2C業務拍拍網在與淘寶網的競爭中未占得任何便宜,B2C模式的QQ商城也未能與淘寶商城(天貓網)分庭抗禮。
不過,2010年開始,騰訊開始“發錢放權”,大手筆投資3C電商易迅網、鞋類電商好樂買、鉆石網商珂蘭、團購網站F團和高朋、在線旅游藝龍和同程網,一次次刷爆業界眼球,目前這些網站在各自細分領域皆占有一席之地。去年下半年,騰訊開始對投資的電商業務“收網捕撈”,方式也并非一般投資者慣用的上市套現,而是“平臺整合”。按照騰訊的計劃,新推出的電商業務“QQ網購”是一個“B2B2C”平臺:好樂買等股權伙伴集體進駐,并掌握各自細分領域的優勢權限。
而等到電商公司獨立和易迅網被控股的消息曝光,騰訊電商業務又有了深一層次的規劃,易迅網整合騰訊自營電商業務,并從最火熱的3C網購開始拓展,成為騰訊自營業務支柱。為表重視,雙方聯合投入5億元加入3C電商價格戰。另一維度,一眾騰訊投資的電商企業將以嶄新方式加入騰訊整合后電商平臺。
騰訊電商控股公司CEO吳宵光計劃在年底之前完成整合。從那時起,對于騰訊的用戶和客戶來講,拍拍網、QQ商城、QQ網購分裂的局面或將不再。吳宵光透露,對第三方電商公司的投資還將繼續。這或許暗示了騰訊對電商的胃口和野心。
百度:回歸擅長業務
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最重要的用戶入口和流量洼地之一,“百度=流量=用戶=商機”曾被行業人士用來想象百度在所有領域成功的可能性,電子商務也位列其中。
算起來,百度對電子商務的布局手筆并不小,往遠了講有C2C業務百度有啊,往近了講也有B2C業務樂酷天和在線旅游業務去哪兒。
去年4月,百度有啊宣布關停商品、店鋪、交易等相關功能,轉型生活服務平臺,在隨后近一年時間里,百度有啊對旗下業務不斷盤整,最終以分拆公司“愛樂活”的新形象示人,原百度電商業務負責人蔡虎繼續出任CEO,并引入IDG、啟明創投等數千萬美元外部投資。
記者觀察發現,愛樂活已經完全沒有C2C商品交易的影子,其推薦和展示生活類商家的形式離大眾點評網和趕集網更為接近,在產業融合及電商模式多樣化的趨勢下,說愛樂活是一種帶有導航性質的電子商務網站并不為過。
據悉,今年4月宣布暫停的樂酷天仍然保持了百度和日本樂天合資公司不變,雙方表示將開展其他業務。而在線旅游業務去哪兒在獲得百度扶持后,與攜程的競爭不落下風,有消息稱,穩居在線旅游搜索龍頭位置的去哪兒正在醞釀上市事宜。
分析人士指出,比起商品買賣和物流,百度更擅長做電商信息販賣者,流量導航是百度的優勢,在“無所不網絡交易”的今天,百度通過搜索掌握商品、服務的網上貿易通路一樣可以賺錢,“最不濟也能賺取電商網站的廣告投放”。
新浪:有心布局暫缺成績
新浪,電子商務?直到今天,在多數人眼里,這都是倆風馬牛不相及的詞匯。而事實上,新浪對電子商務的布局甚至能早到1999年,“新浪商城”出現的時候,離淘寶網、京東商城出生還有很多年。不過,主走媒體門戶屬性的新浪未能在此領域一舉拿下,新浪商城逐漸邊緣化但并未消失,目前仍是新浪子頻道之一。
去年3月,新浪財報披露以6600萬美元投資上市B2C廠商麥考林,占股19%。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措辭嚴肅,“這意味著新浪首次進軍電子商務領域,未來在該領域會有更多行動”。再戰電子商務,是外界對新浪投資麥考林的最大解讀,恰逢如日中天的微博業務對商業模式有所希冀,“電子商務+微博”看起來很美。
不過,慘淡的中概股行情給中國電子商務行業潑了一年的冷水,麥考林股價由最高時的17美元跌至現今不足1美元,市值5200萬美元,還背負了退市風險。有媒體給新浪算了筆賬,19%股權只值988萬美元,比投資虧了560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亦在去年下半年上線“新浪奢品”,進軍奢侈品電商,并通過微博整合第三方B2C電商建立了平臺性質的“微商城”模式。截至目前,新浪對這些業務的嘗試仍在繼續。
電商“票友”:盛大、網易和搜狐
截至目前,惟一讓七巨頭均出手過的電商業務是團購,阿里、騰訊、新浪、搜狐都曾直接操刀上陣,百度、盛大和網易觸碰過團購導航。但從整個電子商務動向上看,相比阿里、騰訊、百度和新浪的布局,盛大、網易和搜狐更接近于“票友”。
盛大和電商的故事,不能不提及至今仍撲朔迷離的“品聚網事件”。去年3月,盛大旗下游戲子公司金酷CEO葛斌斌高調創辦C2C平臺品聚網,并宣稱帶著來自盛大等機構的20億元“一年之內趕超淘寶”。大半年時間里,品聚網一直以盛大旗下公司的身份出現。
但今年初品聚網以“資金未到位”倒閉時,葛斌斌和盛大的矛盾浮出水面,盛大或者盛大董事長陳天橋到底有沒有投資承諾至今未解。致力于營造互動娛樂帝國的盛大與電子商務漸行漸遠。據悉,其團購導航網站團友匯也已停止服務。
無獨有偶,網易去年上線的票務網站網易機票和奢侈品電商網易尚品也已經關閉,網易商城目前提供彩票、話費充值、游戲幣、保險、團購導航等邊緣性電商業務,不過,網易亦繼續對在線照片沖印網易印像派、優惠券業務網易樂得惠進行著嘗試,這些“非主流”電商業務一直被網易鐘愛。
相對而言,搜狐對電子商務的態度更為看淡。搜狐董事長張朝陽多次表態,不會參與涉及配送等問題的電子商務,“適合搜狐做的,還是信息流的電子商務”。目前,搜狐只在團購領域的“愛家團”上有所行動。
文章編輯: 365webcall網頁客服(www.365webcall.com)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