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團購行業在兩年內從地上到天堂再到地獄
來源:電子商務 2012-09-25
美國團購大佬Groupon的成功勾起了國內商家對團購市場美好的憧憬,終于在2010年大興土木,團購網站在中國紛紛站立,然后,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團購網站已經是“橫尸遍野”,從百度指數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來:
曾經風風光光的傳統團購行業,團寶網、24券、美團網全都體驗了一把過山車,在短短兩年內從地上到天堂再到地獄。到底是什么使得團購網站變得如此落魄不堪?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下分析:
1、團購行業門欄低,短期內團購網站成扎堆之勢。
團購網站從2010年3月入駐中國起,這塊“肥肉”被廣大企業家看中,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團購網站從一家發展到了2000家,在高速度增長和高壓力下,很多團購網站不得不將從消費者身上獲得的利潤轉投到其他平臺作為競爭的手段,于是利潤少了,那么就得將商品提價,以便補回競爭所需的投資額。團購發展僅僅幾個月就不再像剛出來時那樣“劃算”,甚至有的商家采用先提價后降價參團的模式,大大的破壞的團購市場。
2、團購行業讓商品產生價格差,導致商品在脫離團購的情況下無人問津
“29塊錢秒殺原價59元的純棉t恤”、“9塊錢就可以享受原價128的白天KTV五小時”,團購商往往用如此價格差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消費,然后,當純棉t恤恢復到59一件,KTV白天5小時也恢復到128元,那么試問,嘗過低價的你,是否還會對此原價下手?答案肯定是不會。團購的到來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商品的平衡,團購更多的是體驗一時之快,而非長久之計。
3、面對團購讓利大部分以服務態度的下降為代價
團購確實是給消費者帶來了優惠,但是,大部分團購網站的服務態度低下,他們認為使用團購券的都是一些沒錢沒勢的窮屌絲們,舉手抬足言語之間無不透出一股歧視的味道,這讓消費者感覺很不自在,導致通過團購到來的消費者成了商家的“一次性”客戶,這結果,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商家來說,都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4、團購網站爭相模仿,缺乏創新
國內團購網完全效仿美國的團購模式,沒有丁點的創新,而且不同的團購網站之間除了網站名稱、視覺識別之外,實在是找不到任何一點創新的地方。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團購網站缺乏創新,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顯得黔驢技窮,面對漸漸逝去的市場,自然也是無能為力。
5、風投態度由熱到冷的轉變宣告團購行業的興盛已經成為過去
在2010年,我們看到了不止20家團購網站獲得了風投,然而,市場的突變,團購網站的倒下成前仆后繼之勢,使得風投們對團購行業失去了信心,團購行業漸漸失去了資金的支持,任誰也無法阻擋其衰亡的結局。
然而,團購網站也并非全軍覆沒,以聚美優品為首的垂直B2C團購類型網站正在一步一步的崛起,他們相對于傳統的團購網站來說有了自己的獨立品牌,更加說明了一點——創新才是硬道理!
本文由SEO學習網站長張冬龍原創編輯,轉載請注明/archives/623 ,謝謝。
收藏本文
文章編輯: 365webcall在線咨詢工具(www.365webcall.com)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